近日,在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可信云大会”上,中国信通院揭晓首批“一云多芯云应用软件创新能力要求”评估结果,畅捷通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企业。这一认证标志着我国云应用国产化能力建设迈入标准化新阶段,而畅捷通作为小微企业财税及业务云服务领跑者,其技术实力再次获得国家级权威背书。
国家级认证的含金量
八大能力域铸就云应用新标尺
在数字化转型与信创战略双轮驱动下,企业面临多芯异构环境的管理挑战——传统单一架构云平台难以兼容ARM、x86、鲲鹏等多元芯片,导致资源割裂、迁移成本高、运维复杂化。正如中国信通院栗蔚副所长指出:“云计算需向下统一纳管异构芯片,向上支撑多场景业务需求,而多芯共存与适配正是核心挑战。”
为此推出的“一云多芯云应用软件创新能力要求”评估体系,以科学量化方式设定了国产云软件的创新门槛:
全栈兼容性:覆盖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深度适配能力;技术安全性:构建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纵深防御,满足等保四级要求;业务连续性:确保跨架构场景下的性能稳定与高可用;创新拓展力:强调合作生态与云环境敏捷适应能力,支撑企业从传统虚拟化向容器化、智能化平滑演进。
该评估包含8大能力域、27+子项及数十项指标,首次为行业树立了从研发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框架。
唯一通过的背后
畅捷通“真跨芯、真兼容、真高效”技术实践
在严苛评估中脱颖而出,畅捷通的突破性价值在于其实现了异构环境下的业务无感切换与极致体验一致性,直击企业国产化替代的核心痛点:
真跨芯架构:基于同一代码库实现对ARM、x86等异构芯片的统一调度,企业无需关注底层差异;
全栈兼容性:深度整合国产主流芯片、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生态,从IaaS到SaaS层打通安全可控技术栈;
零损耗性能:通过智能调度引擎与轻量化云原生设计,在多芯混合云中保障企业级SaaS服务的低延迟与高稳定性。
行业共振
从技术能力到生态协同的云服务升维
畅捷通的认证不仅是自身里程碑,更折射出国产云生态的集体进阶。当前,“一云多芯”发展已从混合部署的1.0阶段(资源统管),迈向业务牵引的2.0阶段(应用跨架构自由迁移),正朝全域智能化调度3.0阶段演进。
畅捷通作为SaaS服务商代表,其认证验证了国产云应用在多元算力融合与场景化创新上的可行性,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随着AI大模型与科学计算兴起,算力需求呈现“精度横向扩展+数据纵向激增”的双重复杂性。一云多芯的价值将进一步释放。
当企业无需再为“选ARM还是x86”而踌躇,当数据在异构芯片间无缝流淌,中国云计算产业正以“一云多芯”为支点,撬动全栈自主化的未来。畅捷通此次认证的标杆意义,不仅在于技术能力的认可,更在于证明——国产化与高性能可兼得,安全可控与业务敏捷能共生。在数字中国的星辰大海中,一朵能纳百“芯”的云,终将成为千行万业最可信赖的数智化底座。